國立臺灣博物館
國立臺灣博物館成立於1908年,是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。當時日本政府為紀念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,於1908年設置「臺灣總督府博物館」,新館舍1915年在二二八和平公園(前身為臺北新公園)內落成啟用,設計者為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,建築樣式採仿文藝復興時期古希臘多立克式,其壯碩的建築形態與優美的古典雕塑工藝,一直被視為臺灣近代難得一見的建築瑰寶。
這座屹立於臺北火車站前的博物館,座居清代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,以其典雅莊嚴的建築、豐富多樣的展示蒐藏與核心的地理位置,成為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,1998年經內政部評定為「國定古蹟」。從日本時代的「臺灣總督府博物館」至今日的「國立臺灣博物館」,百年來見證臺灣自然與人文的演變,累積藏品逾11萬件,包括臺灣最珍貴的動、植物與地質學標本,以及最精華的民族與人類學文物,是民眾深入認識臺灣的櫥窗。
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
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落成於1933(昭和8)年,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(分行)。1991年經內政部指定建築物為第三級古蹟(今臺北市市定古蹟)。2005年起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,定位為「自然史博物館」。 館內因展出特暴龍、迅掠龍、三角龍及翼龍等多種恐龍標本而有「恐龍博物館」之稱,長期以來廣受兒童喜愛。展區從寒武紀的三葉蟲、泥盆紀的魚類、中生代的恐龍、新生代的哺乳動物等各種化石紀錄,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,是認識地球生命起源、史前生物化石及臺灣特有生物等的最佳學習場域。 另有金庫、土地銀行行史及古蹟修復等內容,展出銀行成立早期的銀行帳冊、土地實物債券、金融事務機器等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史料,為臺灣的金融史、經濟史、建築史以及博物館發展的具體實證。
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
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前身為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」,創建於1899年,為製造及試驗樟腦、鴉片等兩大專賣品的重要生產基地,也是日本時代臺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。1998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,經臺博館修復再利用後,於2013年正式開園,將多處古蹟修復及遺構現地展示,供民眾追憶過往的時光與場景。 園區內有許多臺灣的原生植物與溫帶地區的植物標本,並設有「沉睡的老樟樹國王」兒童探索室,適合3到10歲兒童進行親子共學,藉由繪本故事、遊戲互動、3D藝術及感官體驗的多元互動方式,認識園區動植物生態。另有介紹食品安全的新農有機樂活玩特展、不定期推出的動植物標本微型展等,都十分適合親子同行。